中国叙事医学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2-03-31 13:59: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张钰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叙事医学作为倡导临床工作者关注并回应患者的疾病感受及诉求、提供充满尊重和共情的医疗照护的医学人文交叉科学,已成为医学人文落地的有效工具。叙事医学对于加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在实践中改善医患关系、推动人文医院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进一步推动叙事医学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发展,从出版行业角度进一步推进叙事医学的学科交流与发展,2022年3月25日下午,“中国叙事医学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举办。特邀请学科领域前沿、核心专家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出席了会议,共同研讨交流。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医学分社社长焦健姿在致辞中表示,医生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职业,面对疾病和病人,医生不仅需要冷静和理性的专业诊疗素养,同时也需要和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医生的眼中,更有一份对世间冷暖的特殊感悟。当西方的生物医学模式使得医学进入了现代科学的范畴,医疗似乎离“治病”更近,但也离“治疗病人”更远。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郭莉萍在《何为叙事医学》议题中阐述了叙事医学的基本概念、叙事医学临床实践、叙事医学与课程思政三个方面的要义。郭教授表示叙事医学包括“三焦点”,即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对于他人的共情和个体在医疗过程中的情感经验。叙事医学实践过程包括“三要素”,即关注患者,倾听疾病故事;通过创造性的方式为关注的内容赋予意义;获得归属关系、伙伴关系。叙事医学还需关注“四关系”,即通过关注及再现而达成的医务人员与病人、自我、同事以及社会的复合信任关系。郭教授从问诊、建立医患关系、叙事伦理、临床带教等8个路径指导叙事医学的实施与落地,并以生动的案例强调我们应将叙事作为一种治疗干预。

《叙事医学》杂志社社长邵卫东在《叙事医学实践路径》中精炼地提出诸多有趣的论点和价值颇丰的实践调研数据,例如“医疗的不可能三角”“医学是人学”“整合身心社灵多个维度”等。邵社长作为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叙事医学发展状况的调研负责人,为大家呈现了当前叙事医学在各地的临床实践中各种途径,以及对于学科建设的深入探索和思考。“在生命中,意义不产生于瞬间……没有故事,没有故事的展开,也就没有意义。”

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组长、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宁晓红在《安宁缓和医疗,回归医学本质》的议题中,讲述了多年来安宁缓和医疗临床一线工作中触动人心的难忘案例,深入解析了安宁缓和医疗与叙事医学的呼应与共进。其中《走向死亡的路可以是这样的》故事中,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工作中的高度、厚度与温度。从中国大陆地区安宁缓和医疗现状、高年资内科医生面对终末期患者、家属的感受等深度调研数据分析中,科学地指出了当前缓和医疗与叙事医学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春勇在《中医传统理论与叙事医学》议题中,从中医文化精髓出发,凝练出中医与叙事医学的深度契合要点,提出完善的医学实践,需要医学技术,还需要叙事医学。他认为叙事医学可以疗愈患者的社会和心理状态、中医开展叙事治疗的理论基础和工具、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的叙事医疗实践具体方式、方法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昊在《中医学与叙事医学实践》议题中,阐释了中医学叙事特征、中医平行病历书写的发展、以及“读故事—听故事—讲故事—写故事”的中医叙事医学实践。以故事为单元, 通过循环模式将人文落地,从医务人员自身出发,推己及人,贯彻“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指出“修辞立其诚,叙事致其道”的深义。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李飞在《叙事医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议题中,结合多年协和医学院叙事医学课程的沿革、内容体系、教学总结、教材体系、课程研讨等多角度情况,探讨了叙事医学教育的本土化路径。其中,叙事医学教学微电影等有趣的创新性思考与实践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赞赏与热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剑利在《关于叙事医学本土化的思考》议题中,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实践层面的“本土化”路径,主要基于协和医学院李飞老师和宁晓红医生的深入交互,呈现叙事医学和缓和医疗的协同推进过程;二是理论层面的“本土化”路径,讨论了叙事医学理念具有的“本土性”。她指出,中国实践叙事医学具有社会文化根基和历史根基,认为当前倡导的叙事医学新理念,实际上或许是历史的回旋,是在医学的人文传统回归或者文化更新的过程中,生成的历史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