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胡文臻:《庄学研究》《大众庄学》建设文化强国学习交流专栏

发布时间:2022-07-31 15:55: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宗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庄学研究》主编,《大众庄学》(作者之一)胡文臻,接受了中国网记者独家专访。



中国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您是如何理解习近平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精神的。


胡文臻: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内容主要是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他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明确的指出了社会科学工作者、学者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工程,就是学习历史,不忘历史。在当代社会发展实践中研究重大问题,研究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文明历史话语权问题,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文明历史,早于西方任何一个国家,而且中华文化历史来源于规范的中华工匠文明发展历史。


研究资料表明:中华工匠文明经历了巫史文明、工正文明、司空文明、少府文明、工部文明等五大历史演进时期。史前,中华文明的形式,是工匠以个性化的宗教和图腾膜拜,在不同的兽皮质、石板条墙刻、大小木刻等各种材料上刻划记录文字符号,这是巫史文明的基础阶段。史前陶器就是人类文明创造文化历史的、原始人类工匠对自然和物质世界的朴素思想表达。巫史文明阶段,是中华文字形式记载的初级时期,早于西方文字与思想千年以上,中华文明历史是以图文符号文字记载传承的。中国夏商时期,中华文明的进步,实现了人类新的知识与实践飞跃。


众所周知的夏后王,实施“工正”事务官制度,将巫史共存习惯,变化为“巫”为具体事务官吏,比如车正、牧正官吏;“史”为具体负责政事管理官吏,比如史、司马官吏等。夏朝工匠文明发展出现了规模化,主要是有工正制度来做保障。由此开始,商朝青铜器出现了纯技术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由此催生了周王朝开始制定了六官匠人管理制度。按照天地、春夏秋冬自然规律来确立,分别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完全表达了自然、管理秩序、匠人三者的关系,是早期的哲学思想实践关系,也是早于西方哲学思维数百年历史的思想实践。


由此来看,认真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精神,即是干好传承实践创新文化工程的指导方法,也是实现中华历史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的具体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安徽省庄子研究会联合共建智库平台《庄学研究》,推出应用研究成果《大众庄学》普及读本,如何实现弘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针对现实中的问题意识,引导培育解决问题的方法。


胡文臻: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夏朝之前史官就留下了丰富的文字记载的文化史记、和劳动人民文化智慧所生产的工匠技术作品。文明簇生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规范性、延续性、传承性和记录性基础上的人类生存文化技术。这些生存技术涉及到人类生存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在中华文明历史面前,永远是学生。


现实意义方面来看,学习历史,必须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必须学习历史文化技艺,必须学习历史文化经典,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经典方法。从中华文明源头上找到传承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技术智慧路径,进行认真学习,在学习中,掌握研究传承文化的方法。


《庄学研究》集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与安徽省蒙城县委、蒙城县人民政府批准,合作共建的智库平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安徽省庄子研究会实施。20187月创刊以来,严格规范,以应用研究转化成果为主,连续出版发布8期,每年两期。每次发布后,新华社、中国网等各类媒体转载阅读信息量巨大,超过2100万人在阅读和学习了解。培育了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合作单位蒙城县人民政府社会经济文化产业和庄学成果转化的文化产业,成为县域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庄学》(内外杂篇)应用读本,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安徽省庄子研究会、蒙城县人民政府应用研究学者,庄学读书会专家学者、政府管理者、企业家、高校教授、农民作家等大众,在具体应用实践中,以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视角,以创新原创方式,编著适合大众、干部职工、教工,高校、中小学生课外学习传统文化的应用性读本。通过阅读,培养高校、中小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干部职工具有问题意识,排除阻力,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当代价值和应用意义。

 

中国网: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大众性、自觉性,成为大众的学习习惯。


胡文臻:我们编著《大众庄学》(内外杂)篇,做了调研,分析了一些高校专家学者的各种解谈诸子百家的课件视频和文章。我们编著原则是主张大众性,应用性、自觉性学习。就是让大众思想中,坚定中华文明和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自信;坚定中国文化是世界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先进的哲学思想文化。中国是世界上真正掌握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话语权的国家。


中国文化代代相传,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等等中华民族文化品德和毅力。这也是中国人民的基本精神营养和生存生活的基础技能。


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名普通研究人员,我认为,首要研究工作是认真学习党中央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融合到现实社会过程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同时要以问题意识结合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科技水平,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唯物主义者的姿态,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


实践中,开展应用研究需要理论基础的支撑,习近平思想就是当代应用研究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实践中必须重点研究消除形式主义,特别是要果断坚决的清除那些口号式的宣传、不作为,甚至利用大小权利和刁难理由阻止传承传播文化的人员和行为。


调研中发现,个别单位管理者不作为、乱作为,对自觉传承传播文化工程项目、人员、提出各种理由进行阻止,这是典型的违背中央政策精神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是严重的官僚主义,不讲政治的典型故意误导行为,也是个人弄权的典型腐败行为,这种情况看似一般,仔细思考也是非常危险的。


公民自觉弘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宪法保护的,20183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因为,这种典型个别的不作为人员阻止传播文化的行为,思想上没有法律概念,是借助小权利来阻止大众走文化自信道路、成为阻止大众自觉实践传承文化的理由。这种不作为的腐败行为一旦形成潜规则,会给党和国家核心发展利益造成严重损失,必须依法治理。


所以,弘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旗帜鲜明与西方腐朽文化做斗争,必须成为大众终身的学习习惯,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明确的,也是基本常识问题。是各个单位及人员必须坚决执行问题,不是研究找理由阻止问题。


我们必须发挥正能量和坚决批判一些文化不自信的各种杂音噪音,甚至对迷信西方腐朽文化的个别人员,分析其劣质思维行为,进行坚决的批判和斗争。


近期,网络上出现了毒教材事件,我们关注并查看了一些歪歪斜斜的图片。个别歪曲传统文化的行为,是文化蛀虫行为,是典型的迷信西方腐朽文化的行为,必须依法治理。


《大众庄学》出版发布,是以创新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文化历史,坚定文化自信道路,建设文化强国。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为了大众,特别是为高校,中小学学生,提供了可读性,文学性,故事性,道德性,廉洁性,成长性,修养性,公正性,爱国性,大众性、传承性,创新性等中华文化历史的壮丽图景。这个图景,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是中国人民恒久的学习习惯、传承中华文明的世界观。

 

中国网:庄学研究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和落地,您是如何开展应用实践与市场融合的应用研究工作的。


胡文臻:从纯抽象的学术研究方面来看,研究人员重视应用研究,其研究文章和科研成果就是明确的回答。从应用实践方面来看,应用研究就是市场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学说来思考解决中国社会科学发展问题,就脱离了社会发展的现实。而社会发展的现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特色社会主义,超越了马克思研究的经典学说,特别是中国宪法明确的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成分并存,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贡献,用剩余价值学说的观点解释,显然是不通的。这就是应用研究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已经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无论什么方式方法的研究,都不能去简单的套用和曲解市场规律,特别是人类正在生活的市场环境。因为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真实完整准确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落地,提出了创造性和创新性实践的研究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进一步发展,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了解历史文化与传承发展,不是直接拿来就可以解决当今的现实生活问题或者解决现实矛盾。需要在学习中掌握解决现代问题的方法。弘扬传统文化,是为了在传承基础上走出传统社会后,国家实现现代化,实现文化强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础上上发展的现代化,有坚实的社会主义制度支撑,参考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只是一个方面,绝对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


没有母板,中国实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道路建设问题。也就是回答了马克思没有预见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及多种经济成分特征,为世界理论界和应用研究,提供了研究现实问题与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方法,理清了思路,提供了实践道路方法。


中国网:从应用研究角度,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和大众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胡文臻: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全体中国人民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可持续性、永续发展的内生力量的伟大工程实践,这就是领导干部和大众必须树立的正确历史观。


如果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是依靠外国技术能力实现的,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产生这种反应模式,就是迷信西方腐朽制度的思维。


中国内力量,是在弘扬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职工、农民、知识分子、人民大众等全体人民,无论从政、从事何种工作行业、教学、企业,还是多种多样的个人生产生活,均以劳动中取得实实在在的业绩为幸福生活和贡献力量。


干部职工的文化观、政绩观、是基于历史观基础上的文化传承认识观点,直接反映了干部职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大众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学习文化、实干的思想基础;也是引导大众长期坚持学习中华文明历史,在实干中锻炼弘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应用研究的基本能力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历史总是要向前进的,历史从来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庄学研究》《大众庄学》是以弘扬与传承中华文化相结合的应用性的研究成果、普及读本。通过学习历史文化,审视当代的问题,就会以解决现实问题来找寻方法,而不是古代人的方法,解决问题。

今天出现的现实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问题找寻现实原因,提供有效的、比较准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正确的历史观。


推广应用普及《大众庄学》文化,前提是必须要学习党中央十九大文件精神、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经典,在大众学习理解基础上,在实干中做实学习中国文化历史功课。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调研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人物事件与政府企业人员共同建设工程与转化研究成果要更多更好地研究惠及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应用研究成果,带来的效果获得感。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必须消除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不仅不解决弘扬文化与普及工作的实际问题,还推广工作优势难以发挥,造成区域文化资源浪费和其它产业资源浪费,这与党的思想路线、根本宗旨是完全背道而驰


推广普及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必须融合大众的爱国性、核心价值观、学习积极性、务实、苦干实干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为。


蒙城县委、蒙城县人民政府、安徽省庄子研究会开始在蒙城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农民中,职高、中小学开展课外普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大众庄学》读本学习活动,就是在深入学习党中央政策、开展应用研究基础上、组织科学论证,开展综合治理与建设社会秩序的和谐环境基础上,发挥正能量的实践工程和经验探索。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学者积极合作研究,列入德育教育跟踪研究的重大课题,积累应用研究工程实践,逐步形成科学的引导更多的高校、中小学、家庭重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经典、融合实践和传承传统文化和应用普及课外读本《大众庄学》的实践形式与经验总结。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安徽省庄子研究会,《庄学研究》集刊编辑部,将在上级党委领导下,认真接受大众建议、规范科学办刊和编著出版大众文化类读本,开展满足大众学习、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多种普及方式方法,探索服务大众的可持续的学习力、提升共建智库平台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坚定不移开展学习强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