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在厦门召开

发布时间:2022-11-17 11:09: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宗超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编的《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22)》在第二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上发布,该书是“海洋文化蓝皮书”系列的第4本。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党委书记李航、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局长曾东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日根共同为《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22)》揭幕。

本次论坛是2022厦门国际海洋周的配套活动之一,由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支持,厦门大学、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主办,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协办。

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中国海洋文化发展逐渐进入适应、恢复阶段。海洋会展、海洋节庆等大型活动受疫情影响较大,开展得较少,规划好的活动也多未进行,但滨海旅游业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短时短途游、本地精品游开始兴起。海洋意识教育、海洋文化研究平稳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仍在开展工作,加强交流。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的建设拉开帷幕,预计将成为我国水下考古及文化遗产的重要展示平台。

中国在继2020年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成功之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也作为文化遗产于2021年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涉海世界遗产增加两处,因此,如何使连续申遗成功的成果发挥好作用,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2021年是福建连江定海湾水下文化遗产发现40周年,以此为契机,本书重新审视了中国水下考古在福建连江定海湾迈出的第一步。1990年,“中澳合作首届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在连江定海湾进行水下考古实习;此后又陆续开展了“白礁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国家文物局第二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的水下考古实习等工作。从这里走出的学员后来大都成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定海湾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摇篮”。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杨国桢及其领衔的厦门大学海洋史研究团队为中国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许多奠基性与开创性的工作,30多年成果丰硕。在海洋史专门化的建设过程中,杨国桢率先提出必须摆脱以往陆地史观的范式,以海洋为本位,推动海洋史从涉海历史向海洋整体史研究转型。“‘新海洋史’中海洋本位思想的确立及其影响”入选2020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之一,表明这一观点在今天已经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

2021年,中国散文学会与浙江省岱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首届“岱山杯”全国海洋文学大赛已经迈入第11届。大赛以发展和繁荣海洋文学为宗旨,已经涌现了数以万计的关注、挖掘海洋人文精神的文学作品,成为海洋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品牌。

书末附有《2021年海洋文化大事记》。

 

《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22)》指出——

2021年的研究呈现不断进步的趋势,“新海洋史”不断清晰,海洋本位进一步明确,海域史、全球史、整体史的视野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人海关系、海陆互动之外不同海域间的互动也备受关注。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编的《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22)》在第二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上发布,该书是“海洋文化蓝皮书”系列的第4本。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党委书记李航、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局长曾东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日根共同为《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22)》揭幕。

本次论坛是2022厦门国际海洋周的配套活动之一,由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支持,厦门大学、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主办,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协办。

蓝皮书分析指出,2021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中国海洋史研究向海洋进军,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出谋划策。同时在以往的基础上推进自身学术创新及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年的研究呈现不断进步的趋势,“新海洋史”不断清晰,海洋本位进一步明确,海域史、全球史、整体史的视野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人海关系、海陆互动之外不同海域间的互动也备受关注。

2021年,中国学者以中、外文发表、出版的海洋史论著(含研究生学位论文)约有300部(篇入以上。研究内容涵盖海洋政策与海防、海洋权益与开发、海洋人群与海洋社会、海洋贸易、海洋日常生活、海洋知识等方方面面,涉及的空间遍及各大海域,成果丰硕,取得长足进展。

航路、航线是2021年学者较为关心的话题。学者们就三国时期孙吴与辽东地区的海上交流、开辟欧亚新航路的若干问题和历史作用、俄美公司在北太平洋的殖民活动、晚清轮船运输改变民营通信的经营以及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航程等展开讨论。

海洋商业向来为学者关注,2021年也不例外。上海沙船业备受关注,庄号如何进入北美的侨汇市场、晚清泛珠三角贸易中华商人与粤海常关的积极作用等也比较受重视。糖业是今年海洋商业研究中的一个颇受关注的焦点,学者们论述东亚糖业史、19世纪中美蔗糖贸易变迁、近代日本砂糖产业等方面。2021年内,琉球与周边的交往在海洋史研究中继续受到关注,学者们在机构建置、人员流动、文化交流等方面均有成果。

(参见《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22)》p15~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1月)

 

《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22)》指出——

胶东海草房传统村落展示了自然生态基因,凝聚了胶东人民长达千年的历史记忆,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编的《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22)》在第二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上发布,该书是“海洋文化蓝皮书”系列的第4本。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党委书记李航、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局长曾东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日根共同为《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22)》揭幕。

本次论坛是2022厦门国际海洋周的配套活动之一,由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支持,厦门大学、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主办,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协办。

蓝皮书分析指出,胶东海草房传统村落展示了自然生态基因,凝聚了胶东人民长达千年的历史记忆,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20世纪80年代以后,海草床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苫房海草资源匮乏。同时村民生活居住观念发生变化,许多海草房被遗弃,部分海草房传统村落消失,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

海草房作为胶东滨海地区独具特色的生态建筑,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曾广泛分布于烟台、威海、青岛等地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入驻”乡村,导致现代文明与传统生活出现差异,越来越多的海草房被瓦房、楼房替代,尤其是烟台、青岛等地区的海草房破坏得更为严重,[2]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调查表明,目前荣成、莱州两市的海草房保存得较多、较好。海草房分布范围的局限和苫盖材料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海草房传统村逐渐衰落破败。虽然荣成部分村庄的海草房已被设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没有受到大面积有效的保护。海草房研究、管理工作的滞后使这一特殊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相当被动。发掘这类传统村落的价值、保护好珍贵遗产成为当务之急。所幸的是,许多专家、学者多年来关注海草房的保护利用,发出各种保护的声音,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一批海洋科学家从生态的角度研究海草床的修复,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无疑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将为海草房的恢复提供更多的苫盖资源。

海草房是胶东半岛沿海特有的民居形式,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曾经广泛分布在威海、烟台、青岛的沿海渔村。由于多种原因,现在大多数已经消失。2003年,威海市文化和建设部门开展联合调查,在环翠、荣成、文登、乳山的23个乡镇、600多个村落中发现了海草房,其中保存较好的是荣成市。2006年,荣成市对12个街道、10个镇的海草房进行专项普查,发现海草房民居23416户、95714间,分布在317个自然村落中。

2020年,威海市文化与旅游局对全市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梳理,选出荣成市7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的海草房,它们主要分布在俚岛镇、宁津街道、港西镇,其中港西镇巍巍村现存的海草房最为古老,可追溯到明朝;东楮岛村有650间海草房,最早的建于清顺治年间,有300多年的历史,百年以上的海草房有442间。这些都成为荣成市海草房发展的见证。20202022年,我们在莱州调查发现,海草房主要分布在海庙于家、海庙孙家、东西泗河村、东朱杲、西朱杲、朱旺、朱由等10余个村镇。因为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我们采用无人机航拍进行估算,结果显示,现有海草房院落近千处,4000间左右。经调查访问得知,其中1/3的海草房处于空巢、自生自灭、无人问津的状态。2020年我们在青岛调查时黄岛区尚存有的十几间较坚固的海草房在近期出现部分倒塌,目前仅剩鱼鸣嘴半岛最南端的4间在经营渔家乐。随着海草房数量的不断减少,其保护和利用显得尤为紧迫。如何在保留海草房原有形态的基础上实现其文化、生态、旅游价值的最大化,是保护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参见《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22)》p103~1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