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两本好书荣膺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创作出版扶持计划”

发布时间:2022-11-23 18:09: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张钰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两部原创医学图书《没有硝烟的手术室:一名脑外科医生的“战地日记”》《知心:心脏科医生教你专业养护心脏》荣膺中国科协2022年度“科普中国创作出版扶持计划”,受到广大读者如潮好评。

著名医学史学家卡斯蒂格略尼曾说:“医学,是伴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产生的。”医学从来就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科学。医学不仅挽救生命于危难,更维系着人类的延续和不息,解读着生命的奥秘。以上两部作品遥遥呼应着卡斯蒂格略尼所说的医学人文本质与底色。

在没有硝烟的手术室,医生就是战地英雄

《没有硝烟的手术室:一名脑外科医生的“战地日记”》

外科病房里总有很多与生命、与医患相关的动人故事,看到封面,毫不犹豫地想了解一个脑外科医生视角下发生的一切。

在一般的医疗题材影视剧中,都带有些“主角光环”或“专业滤镜”,剧中的医生白大褂干净笔挺,发型一丝不乱,初出茅庐却又经验丰富,这常给人产生错误的引导。其实真实的手术室如同战场,战场上的厮杀,是医生用手术刀来完成的。医生的成长与磨砺,需要实践,也需要时间。

在《没有硝烟的手术室:一名脑外科医生的“战地日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一书中,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郝淑煜记录了与脑瘤战斗的日常。郝大夫发挥着精湛的医术,每天与脑外科的疑难肿瘤亮剑对决;并且,在繁忙的手术之余,他还能一笔一画地记录下来,呈现给读者,可谓难能可贵。

郝大夫本是一个“医二代”,父亲也是一名医生,而他自己年轻时留学海外,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读书明志,在无影灯下履行希波克拉底誓言,祛除脑病,救死扶伤。回国后,在天坛医院日复一日与脑瘤直接交锋当中,获得了对生命、对人生的宝贵体验。


书中记录了作者本人从求学到履职,再到成为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的成长过程,记录了他与脑瘤一次次跨越巅峰的较量,流露了医生对患者的责任心和怜悯之情。很多医生在工作中情绪起伏不大,甚至貌似有些“冷血”,但医生其实不是没有感情,而是尽量在克制自己的感情,以免影响对病情的客观判断。

他说:“手术经常让我想起上甘岭战役,敌人火力很猛,小分队炸掉了碉堡,继续前进,持续战斗,双方焦灼着,最后我们占领了制高点,取得了胜利,开始清理战场。”

在书中,郝大夫还从医生视角写下了多年来与医护同事、患者、家属之间发生的千丝万缕的事件,比如“雪饼女孩”“医院里的最后一个七夕”“千里救妻”“爱的接力”等,各个质朴而动人,催人泪下,闻者动容,这些一丝一毫的感动,最后会汇聚成中国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走向和谐的医患关系,有了感情的温床。郝大夫认为,医学的本质就是爱的传递,是用爱去抚慰受伤的肌体,是用心去治疗生病的患者。医患之间的情感,在于交流与沟通,医生不单单在治疗疾病,更在挽救生命。

其中,“千里救妻”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一个脑瘤患者是来自农村的姑娘,她的丈夫是在故乡犯了错误的服刑人员,由于不能陪诊,他给郝大夫写了一封真挚的家属来信,道出了夫妻俩人从少年时期开始真挚的感情,懊悔自己错过了太多,恳请大夫一定要好好救治自己的妻子。质朴甚至平凡的故事里,却有相濡以沫的伉俪之情,也有平凡百姓的求生意志。而这,仅仅是中国脑外科病房故事里常见的一个缩影。

在动人的故事、励志的医生成长经历之外,这本书还不忘脑瘤科普的初心,提供了许多的“脑外科备忘录”,以小小的知识点,提醒读者认识脑瘤、预防脑瘤、警惕脑瘤。例如,“神经外科医生为什么会经常看患者的眼睛”“脑瘤治疗的流程有哪些”“脑外科微创手术有哪些特点”等,都是专业过硬、深入浅出的科普。

在一篇篇真实的“战地日记”中,我们聚焦于医生和脑瘤战斗的惊心动魄,见证了脑外科专家的修炼历程,体验了患者为生存奋力搏斗的人间悲喜剧,也掌握了与神经外科、脑部肿瘤相关的鲜活知识。

心脏如房屋,维护要走心

《知心:心脏科医生教你专业养护心脏》

2022年9月29日是第23个“世界心脏日”。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人,平均每天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每分钟就有一人因为心脏骤停突然倒地,这些意外中有87%发生在医院外。很多人家里都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家属能够掌握一些心血管方面基础知识,等到疾病来袭时,便能预先判断、及时应对,挽救家人的生命。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任景怡教授团队编写的《知心:心脏科医生教你专业养护心脏》(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就是这样一本居家必备的心脏养护科普书,也是认识心脏的基础入门书。

对读者而言,医学术语晦涩难懂,只有业内人士才能熟练运用,但如何对大众解释这些知识,也是一个难题。只有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借用生动的比喻去说明,才能让医学知识真正走进患者和家属的心里,从中受益。

      这本医学科普书的作者,是一群忙碌在临床第一线的心脏科医生,通过对技术的理解,深入浅出地科普了心血管养护之要点,实现了基础心血管疾病的科普。一个形象比喻,心脏就像一栋“两室两厅”的房子,房间里有四扇门、墙壁、水管,铺设了电路。在这栋房子中,两室两厅就是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门就是瓣膜,墙壁是心肌,水管是血管,电线则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如果门出现了问题,心脏会发生瓣膜性疾病;墙壁有洞,心脏会出现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墙壁太厚,会发生肥厚型心肌病;如果墙壁把门堵住了,就会影响血液流动,人体会出现黑曚(两眼一抹黑)、晕厥,甚至是猝死。中国心血管疾病的致死、致残率,与“谈癌色变”相比也不为过,甚至更为严重。中老年人因为心血管疾病致残,需要终身护理,屡见不鲜,病人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权和自理能力,家庭成员也是身陷囹圄。那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家庭才会知道。

任景怡教授团队针对人们常常疑惑的心脏工作机制、心脏疾病征兆、就医流程、心电图解读方法、服药规范以及日常锻炼保健、中医养生、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专业问题,在本书中通过基础讲解或“小贴士”和“心脏科医生问诊”等形式和情境,为读者一一贴心解答。这是一部可以帮助你明明白白知晓自己心脏、预防心脏疾病、学习自我筛查及就医的科普指南。如果你关注健康,希望远离心脏疾病,它就是写给你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