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之际,2月15日,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双奥之城 文明东道主”主题宣讲活动走进水立方和香山革命纪念馆。5位嘉宾用真挚朴实的语言分享与北京冬奥会结缘以及双奥文明故事,让现场观众深受感动和鼓舞。
水立方是北京奥运地标性建筑,也是2022北京冬奥会改造场馆之一,由“水立方”惊艳变身“冰立方”,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冬夏两用”的场馆,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冬奥会后,场馆在最大程度保留了冬奥冰壶赛场原貌的同时开放多元业务,打造“全民场馆”,真正实现了"冬奥成果全民共享"的承诺。主题宣讲活动走进水立方,正是冬奥社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再利用的一个最好的见证。
香山纪念馆是北京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全市宣传思想文化阵线上的重要阵地。香山革命纪念馆红色历史讲解员团队,更是获得了2021年度“北京榜样”特别奖,继续传播着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朝阳交通支队亚运村大队警长敖翔,作为青年民警,干在前,冲在前。他为残奥会主席团保障带道50余次,行程1300余公里,实现了零差错的目标。在冬残奥会闭幕式上,他的岗位是鸟巢金色大厅门前的封闭停车场,“在这里我看不见美丽的冬奥雪花,也看不见绚丽的烟火,儿子让我给他买个冰墩墩的心愿,我也没有办法兑现。但我们的内心无比幸福,因为我们向世界展示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冬奥精神!”敖翔说。
没有丝毫犹豫,北京冬奥会前夕,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大四学生林芷馨,放弃了中俄政府奖学金公派去莫斯科留学的机会,参与到张家口赛区的志愿服务中,坚守对祖国的承诺。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语言志愿者,她熟背了3000多个赛事俄语专业术语,还真派上了用场。作为“未来的外交官”,她会继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力量。
“我学的是滑雪,但从事专业高山救援工作才发现,光会滑雪没用,必须掌握医疗急救知识。”经过三年的训练,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高山滑雪救援队副队长黄磊和队员们一起保障高山滑雪比赛的赛事安全。当运动员发生意外时,他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前后救援速度不到十分钟。“海陀山作证,我们中国高山救援能力是世界一流的!”黄磊分享道。
轮椅舞者李辉、无腿登珠峰勇士夏伯渝,站在了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进行表演。为了能用最好的精气神儿参加这场盛会,李辉吃着消炎药、穿上纸尿裤应对每天到凌晨的刻苦排练。夏伯渝为了一分钟的舞台表演,足足练了两个月,吃饭、走路、甚至睡梦中都数着节拍。他们代表的是中国8500万残障人士,让世界看到中国残障人士和健全人一样被尊重和具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宣讲过程中,首都文明办还准备了精彩的“双奥之城 文明东道主”有奖知识问答环节,现场观众纷纷举手踊跃抢答,热情高涨。通过积极参与答题,不仅能赢得纪念品,还能学到双奥知识、文明观赛礼仪。在场观众纷纷表示,北京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是首都北京的骄傲,每个人都要时刻提醒自己讲文明、懂礼貌,争做文明东道主。
本次宣讲活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光明网平台、PC端、抖音、微博、一直播观看人数共计达1000多万人次。
“双奥之城 文明东道主”主题宣讲活动还将走进北京警察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将奥运精神、双奥之城文明礼仪继续传递践行下去,深入挖掘冬奥文化遗产价值,助力双奥之城冬奥遗产再利用,推动建设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首善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