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2022》在广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3-03-20 14:49: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宗超

       

       3月19日,第二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高端研讨会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2022》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都阳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杰华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冯文猛研究员、中国老龄协会事业发展部主任李志宏博士、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申曙光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鲁晓明教授等出席会议并发表了主旨演讲。会议发布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黄埔高等研究院联合支持、林宝研究员主编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2022》。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黄埔高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波教授主持会议。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2022》的主题为“建设共富共享的老龄社会”。报告紧紧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中央精神,在深刻阐释我国当前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和联合国“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理念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共富共享的老龄社会的倡议,进而重点围绕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要求,按照构建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社会福利体系的思路,针对“七有”方面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作为建设共富共享的老龄社会的重要抓手。



       报告提出要建立共同富裕的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基本国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的负面冲击,是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要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动共同富裕两大战略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紧扣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项政策最终有利于推动共同富裕;在推动共同富裕时始终基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这一基本国情,从而使推动共同富裕的各项政策也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二者相互推动、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报告认为,要建立推进国家战略实施的统筹协调机制和综合评估体系,发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统筹作用。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报告提出要建立人人共享的老龄社会。保障老年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建立人人共享的老龄社会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在保障老年人的生存权上,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也在持续性地改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未来朝着“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目标,还需要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提高老龄社会治理能力,贯彻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二是构建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三是推进数字包容的老龄社会建设;四是推动年龄友好环境建设融入城乡发展大局;五是加强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的“共建”与“共享”。


       报告提出应以建设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社会福利体系为抓手,为全体公民提供基本福利,使人们能够保持基本的生活质量。当前,应尽快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重点是要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普惠性社会福利政策,为全体公民享受社会福利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报告建议,在实现“幼有所育”上,重点是要在全社会建立起有利于婴幼儿成长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健全婴幼儿发展政策,从多个领域着力,建立婴幼儿发展支持体系,解决育龄夫妇面临的生育养育难题。要从健康支持、家庭支持、服务支持、环境支持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构建婴幼儿发展支持体系。


       在实现“学有所教”上,重点是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使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格人才。要通过继续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在实现“劳有所得”上,重点是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使人民群众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要通过加强重点人群就业保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等措施促进高质量就业,要通过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发展等措施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在实现“病有所医”上,重点是要健全全民医保制度,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增强大病保障,更加注重发挥商业医疗保险作用。要通过系列改革措施实现公平医保、法治医保、安全医保、智慧医保、协同医保、智慧医保、适老医保。


       在实现“老有所养”上,重点是要加强老年收入保障和服务保障,使老年人能享受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为此,必须注重发挥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促进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的耦合性与同构性、公平性、可持续性、层次性,进一步提升养老保障和服务待遇的充足性,以及要素支撑和治理效能。


       在实现“住有所居”上,重点是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为此,应加快构建人房地钱联动机制、大力完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宅基地流转改革和完善房地产税制。


       在实现“弱有所扶”上,重点是要筑牢社会安全网,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建立兜底机制。为此,应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立法工作、进一步理顺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之间的关系、健全社会救助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推进社会救助统筹、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都阳研究员对报告的发布进行了祝贺,认为报告紧扣中央精神,切合国家战略需要,研究深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希望系列报告继续关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问题,深入调查、系统研究,及时发布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魏长宝总编辑认为,人口老龄化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一个不容忽视且亟须有效化解的重要课题。在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如何建设共富共享的老龄社会,其重大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自是不言而喻。今天发布的这部报告,紧紧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中央精神,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共富共享的老龄社会的倡议。这部报告不仅汇聚了人口所优秀的研究成果,也涵盖了国内学术界研究人口老龄化领域的专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有较高的权威性。这部报告是党的二十大之后较早正式出版的一本关于建设共富共享的老龄社会的学术研究著作,充分体现了人口所和林宝研究员团队的政治担当和学术前沿眼光。我们希望和人口所密切合作,把这个系列报告打造成为国内关于人口老龄化研究的权威和前沿智库报告。


       在研讨会环节,专家们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开展了研讨。


       杜鹏教授从促进扩大内需的角度对国内外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国内外智慧养老产业蓬勃发展。国内智慧养老的发展经历了初步探索、试点探索和示范推广三个阶段。从促进扩大内需的角度来说,智慧养老产业有利于优化和拓展投资结构,以创新提高供给质量,从而刺激养老服务需求,释放农村养老消费潜力。应从政策保障、产品保障、服务保障和人才保障四个方面完善智慧养老保障体系。


       陆杰华教授分析了我国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和政策框架。康养产业具有产业链条深长、辐射面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带动性强等特征。长寿时代为康养产业带来发展机遇,我国形成了以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上市公司和政府投融资平台为主体来源的融资模式,以及“康养+特色资源”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营模式。但康养产业仍然存在专业人才缺乏、产业链不完善、政策法规零散和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我国应从质量标准、服务能力、数据平台、人才资源和产业融合等方面推动康养产业“体系化”发展,全面加强康养环境、资源、设施与声誉发展。


      都阳研究员解释了人口快速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中国将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是影响劳动投入最直接的因素,人口老龄化也对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产出比产生影响。而快速老龄化可能加剧影响效应,原有产业及其比较优势受到冲击,快速变动可能使得技术进步的替代效应来不及发生,社会负担的增加使消费、储蓄、投资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可能造成宏观结构相对失衡。国外经验数据表明,快速老龄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为此,以政策推动有效劳动供给和技术进步是减轻不利影响的必要举措。


       冯文猛研究员回顾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与健康中国战略的产生背景、过程、政策布局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养老和健康存在重要的依赖关系,老年人是主要的健康风险群体,健康是养老服务体系中亟待补齐的短板。因此,有必要结合两大国家战略合力施策。医养结合的开展正是两大战略合并施策的具体实践。


       李志宏博士提出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根本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求健全党对老龄工作领导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走区别西方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道理。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人力资本综合竞争新优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扩大老年人的有序政治参与。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要求弘扬孝亲敬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求聚焦社会保障、健康支撑、养老服务三大体系,缩小四大差距。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打造全龄生态宜居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积极参与老龄问题的全球治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求有效破解“先老难富”的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申曙光教授阐述了商业保险在医养结合发展中的比较优势、特殊价值及其实现机制。从比较优势来说,商业保险具有专业风险管理能力,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具有突出资源整合能力,网点覆盖范围广,且与医养结合的业务高度关联,可以与医养结合有效衔接。商业保险机构能在医养结合供给端占据主导地位,起到引导、带动、协调各参与主体的重要作用。商业保险正在通过“投资参与型”“产品提供型”、“产品合作型”参与医养结合的发展。保险企业需要积极发挥供给端的主导作用,从资金端调整布局方向,从产品提供端寻找发力点,在服务合作端解决现实痛点,构建医养结合发展新格局。


       鲁晓明教授提出了老龄社会的私法应对策略。在过去,我国建立了以年轻社会为基础的法律体系,体现在离退休政策、婚育政策、养老法律体系、婚姻规则等方面。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应该进行私法应对的调整,包含以下六个方面:更加兼顾效率的法政策;构建自助养老法律体系;缓和物权法定原则,构建物尽其用的物权规则;构建发挥老年人自身潜能的劳动制度;构建基于全龄视域的婚育制度;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