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指导,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办的第七个“中国器官捐献日”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目有繁星,沐光而行”,旨在推进器官移植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指出,目前我国器官捐献数量已有显著提升,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超过626万人,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58 万余例,捐献器官已突破13.97万个。
她表示,器官移植不仅仅是专业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法治、政治、社会、伦理、心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复杂问题。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器官捐献是弘扬人道、彰显博爱、崇尚奉献的高尚行为。“我们将全力推进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推动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郭燕红说。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表示,新条例即将出台,必将推进器官移植高质量发展。黄洁夫说:“器官志愿登记工作推进还有很大空间,应号召全社会关注器官捐献。”此次“中国器官捐献日”活动的举办,体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红十字会通力合作,也得到了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的支持,全社会共同为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不断努力。打铁还需自身用,我们必须共同打造中国特色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
香港医卫局局长卢宠茂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在坚持有利于内地和香港医疗制度发展的大前提下,不断推进两地医疗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器官捐献与移植方面,不断为两地患者提供更多重生机会。“芷希小朋友成功接受内地心脏获救充分体现内地与香港共同以‘生命至上’的信念,携手拯救生命,是“一国两制”下伟大实践的典型成功案例。”卢宠茂说。
澳门卫生局局长罗奕龙讲到,澳门特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致力推动澳门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发展,不断完善器官捐献和移植相关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开展等配套工作。希望借助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在器官捐献和移植领域的合作,在人才引进、技术交流、器官共享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讲指出,器官捐献是展现人性光辉的高尚事业,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这些年来我国器官捐献工作虽然取得重大成效,但是,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我们仍然不少面临困难和发展问题,存在风险和挑战。他强调,我们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做到阳光透明,确保器官捐献依法依规和公平公正;此外,还要形成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尤其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和红十字会紧密合作,戮力同心。
会上,“全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政策调研工作”同期启动。“通过开展调研,我们将深入一线,及时了解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冲突等并加以改进,为政策的不断优化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调研工作,进一步完善、提升我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