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转眼已经下线,打工人从户外回归工位。但是,很多人难以从“假期模式”切换到“上班模式”,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烦躁……注意,这可能是“节后综合征”找上门了。那么,什么是节后综合征?如何对症“自救”,在假期后调整好身心状态?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产生这些症状的常见诱因有:休假期间作息紊乱,暴饮暴食、大量进食油腻不易消化食物、过量饮酒等加重身体负担,外出游玩、走亲访友导致身心疲惫,节后突然从假期的休闲状态切换到紧张节奏心理落差大等。
节后综合征如何对症调节?
1.起床困难症
很多人假期“放飞自我”,晚上熬夜、白天睡懒觉,这种昼夜颠倒的不良作息习惯严重影响到了节后的正常生活——闹钟定了一排却叫不醒沉睡的自己;刚到单位,就已经昏昏欲睡了……
应对
2.上班焦虑症
在高度兴奋、热闹的假期后,马上回归到平静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心烦气躁、疲乏无力等情况,面对工作大脑一片空白,难以进入工作状态,不想上班,只想摆烂。
应对指南:想要应对这种“上班焦虑”,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内容非常重要。可以先列一个工作计划表,将难度相对较低的工作放在前面,循序渐进地调整状态。另外注意放松心情,多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
3.头痛、发热等感冒症状
假期虽然是生活中难得享受和放松的时光,但也是容易生病的时间段。首先,假期大吃大喝、进食鸡鸭鱼肉等肥甘厚味会在我们体内积蓄内火,导致上火,而作息不规律、旅途过度劳累等行为一定程度上削弱人体的抵抗力,加上春夏换季,气温不定,容易引起发热、头痛、嗓子疼、鼻塞、流涕、咳嗽等一系列感冒症状。
应对指南:如果感冒,及时对症服用治疗药物,如常用的连花清瘟,可以缓解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干咽痛等多种感冒症状。另外,感冒后要注意饮食清淡,充分休息。
4.肠胃紊乱症
美食是假期必不可少的重头戏。不管是亲友相聚的饕餮大餐,还是旅途中的逛吃逛吃,不规律的、高脂高糖的饮食容易导致肠胃负担加重,引起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一系列不良症状。
应对指南: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可以先从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做起,原则上可以“多菜少肉七分饱”,少食油炸食品、甜点、肥肉等高热量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尽量以清淡为主,多喝水。如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可在腹部上下轻轻按摩,能有效减轻症状。
温馨提醒,节后第一天的工作不宜安排太紧、强度也不宜过大,最好循序渐进地找回原有的工作节奏。如果相关症状一直没有缓解,可能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