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北广深等城市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
2015-04-02 10:54:04 | 来源: 新京报
■ 释疑
源解析有何用
大气污染物排放到空中后,会发生各种反应,形成含有各种成分的细颗粒物,形成雾霾,源解析就是通过对颗粒物的分析,反过来推算导致雾霾形成的污染来源分别是哪些。
“医生给病人病情会开诊断书,源解析也是对雾霾来源的诊断。”参与部分城市源解析工作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说。
而因为每个城市每年都在减排,污染来源会发生变化,因此,如果持续做源解析,也会呈现动态的变化。“就像医生测出来有三高一样,今年可能血压降下来了,但血脂突出了。一个地方也一样,可能燃煤降下来了,机动车就变成首要问题了。”
记者了解到,对于公众而言,最后发布的源解析结果主要是两个饼图,PM2.5成分百分比饼图和PM2.5来源比例的饼图,不过提交给各级人民政府部门用以决策的源解析报告则会更厚更详细。
■ 追访
去年投资4.36亿用于空气监测建设
我国已建成发展中国家最大空气质量监测网
新京报讯昨日,在全国环境监测现场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说,我国已建成了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去年,中央和地方共投资4.36亿元,177个城市开始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
空气监测网遍布全国
此前,环保部对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设置了三步走方案,要求到“十二五”末期实施全国范围空气质量新标准。吴晓青昨日表示,去年,中央和地方共投资4.36亿元,在177个城市、553个国控监测点位完成了第三阶段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能力建设。
今年1月1日起,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具备新标准监测能力,并实时发布包括PM2.5在内的监测指标。
将严查监测数据造假
昨日现场会上,吴晓青也指出了目前在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他表示,监测数据造假的问题依然存在。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考核压力、环境质量达标等目的,行政管理部门指使监测站编造、篡改监测数据的情况时有发生。
他表示,今年环保部编写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处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此外将用两年的时间,开展全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专项检查。如果发现虚假伪造数据行为,将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
在企业责任方面,他表示,重点排污单位要向社会公开监测信息,如果不监测、不公开或不如实公开,甚至通过各种手段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都要受到处罚。
■ 北京情况
北京正编制污染物源排放清单
清单将列出每种污染物的所有污染源
近日,环保部发布通知,要求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13省区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试点工作。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北京已经开始进行城市源排放清单的论证和编制。
早已着手研究源排放清单
根据环保部的进度安排,今年4月至10月,试点城市开展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至11月,试点城市提交成果,环保部组织评审。
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介绍,目前北京正在进行源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
什么是源排放清单,张大伟说,源排放清单主要针对单一污染物而言,比如列出二氧化硫的源排放清单,就需要把所有排放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包括点源和面源,以及自然源等,都涵盖在清单里。
源排放清单有什么用,张大伟说,这有利于了解大气环境里面的污染物浓度、排放来源,是制定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北京将针对几项污染物做源排放清单呢?张大伟举例说,如果以目前北京的首要污染物PM2.5做主要控制对象的话,所有跟PM2.5相关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都要列出源排放清单。
张大伟介绍,此前北京在研究源解析时,已经列出了部分污染物的源排放清单,这有利于获得更科学的源解析结果。另外,北京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其实也属于源排放清单的概念。
目前暂时不做区域源解析
去年,北京正式发布首要污染物PM2.5的源解析结果。张大伟说,暂时不会做京津冀区域层面的源解析,目前的源解析主要以单个城市作为对象开展。
张大伟介绍,从今年起三年内,北京将加大监测站点密度。现有的35个监测站点网络虽然有四大类,但每类还有不足的地方。比如环境评价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但实际上北京的平原只占40%左右。此外,京藏高速、京津高速等交通拥堵而且重型货车集中的地方,没纳入监控。
他表示,目前北京的监测站点,跟发达国家和部分国内城市相比,存在差距。监测站点应该全面反映区域特别是人口集中地区的情况,要覆盖真空地带。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庞锐 |